兩個多月前,臨床醫學出身的潘家東在擔任霍山縣副縣長兩年多後,向六安市委組織部提出辭職,希望繼續從事醫療管理工作,該申請隨後獲批。據瞭解,目前潘家東已回到老單位當院長,每天做一臺手術。(11月13日《新安晚報》)
  當副縣長兩年多,就提出辭職,乾起了老本行,每天一臺手術,這樣的事怎麼看都透著“怪味”(常規思維)。其實這事發生有2個多月了,新安晚報的記者還想在在潘家東的身上做點新聞,可惜潘家東並不配合,但這條沒有本人話語的背影新聞還是成了頭條,背後是社會話語的“不理解”與“困惑”。
  這種社會話語的另一個佐證則是,潘家東在當副縣長時並不出名(在全國範圍),可在辭任要職的8月,潘家東當即被收入“百度百科”,筆者相信絕非如生意人自己花錢做百度百科,潘家東是“被百度百科”,難道社會要賦予潘家東某種與體制若即若離的曖昧符號身份?
  當官就是說說官話,批批公文,當官只能上不能下,當官就是讓人伺候,一個曾經當過副縣長的怎能給老百姓做手術伺候別人?這恐怕正是社會心理常態,並被很多人視為圭臬。所以潘家東不做縣長了,社會心理立刻“適用於”他:是犯錯誤了,或是遇到了官場暗礁,亦或是對體制瞧不上眼,用辭職來對抗官場勢力,這樣的“官場異類”哪能被媒體錯過?
  筆者看來,潘家東從縣長到院長,從“戴官帽”到“拿手術刀”,真不是什麼稀罕事,以後這樣的事還會更多,多到見怪不怪,甚至成為未來政務系統的“新常態”。其實我國目前有高深專業技能的官員還有好多,我們習慣認為當官就是官員的專業技能,卻不知一些官員出身醫生、律師、教授、法官、記者,他們有些甚至是其他領域的權威,譬如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曾經就是蘇州市副市長,而他的另一個身份是蘇大教授,浙江省副省長鄭繼偉曾經是浙大副教授,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。
  能拿手術刀的官員不是官場的“異類”,能上能下應成官場新常態。我們希望國家政務系統能多吸收有過一定專業背景的公務人員,他們的加入能提升政務系統的專業性,就好比醫生出身的官員管衛生,律師出身的官員管政法,記者出身的官員管新聞宣傳,如此可提升國家治理水平。政務系統專業水準的提升,可以有效打通政務系統與其他行業領域的互通,譬如潘家東不當副縣長,可以當醫生,這種資源配置流通可以改變政務系統的桎梏僵化,實現社會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,無論是政務系統,還是各行各業,都能人盡其“專”,而不是拼命想當官。既能上又能下,既能廟堂又能江湖,這正是國家社會治理的進步。
  文/程振偉
  
  (辣味時評,一掃就行!歡迎各位親愛的作者關註紅辣椒評論官方微信!同時官方微信平臺將不斷推薦展示優秀作者!)  (原標題:能拿手術刀的官員不是“異類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o55oogz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